剛剛閉幕的2014年全國“兩會”,傳遞出的經濟信號頗為複雜。“兩會”期間陸續公佈的前兩個月經濟數據,多低於市場預期,年初數據空當期產生的經濟下滑的舊愁未減;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年度增速目標設定在7.5%左右的相對高位,又帶來了改革會為增長讓位因而放緩的新憂。
  這種情形使人擔心陳舊的施政慣性猶在,政府,特別是地方政府,可能以各種方式拼力維持甚或助燃“經濟虛火”,擬議的改革進程或受到影響。
  須知大勢不可違。學界的多項研究已經表明,中國雖然城鎮化進程仍在繼續,但在住宅、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領域,以及鋼鐵、建材等重化工業產品領域,都已經出現或接近出現歷史需求的峰值。這預示著中國經濟將觸摸到需求增長的天花板。此外,種種深層次矛盾初顯,結構調整的陣痛正在加劇。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期已經結束,是一個不容迴避的現實。支撐發展的要素條件也發生了深刻變化,今後再不能依靠資本投入,而需轉向技術,轉向創新,轉向思想。直面現實而期望穩定增長,就必須重質而非看量,重長期而非看短期,就必須靠堅定不移的全面深化改革,收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增長——— 當然只能是中速增長——— 之效。
  這就需要考慮,以什麼方式穩定增長。基於過去的經驗,在增長壓力加大時,縱使中央政府在全局範圍內不實施大規模刺激政策,以“微調”為名的宏觀調控仍然會被放大,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以“穩增長”為名,實施各種變相刺激,而一些中央政府部門可能有利益驅動參與其中,最終導致又一批無效、低效項目涌現,靠政府干預維持經濟短期增速。那會是一種看去比較舒服卻會形成長期傷害的“穩增長”。而今年已經打算推動的改革,如建立權力清單、工商登記制度改革、財稅改革、金融體制改革、國企改革等,都是通過供給方因素的改善來提高潛在增長率。這些正是穩增長的治本之策,實施中卻很可能充滿痛苦與阻礙。棄易而擇難,需要改革者有極強的執行力。
  中國正處在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的關鍵期,穩增長應寄望新方式,依賴結構調整。當前有一種擔憂,認為經濟增速下滑會拖累就業。其實在2013年,中國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已達到46.1%,首次超過第二產業。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強,有研究表明較傳統第二產業高出三成。結構調整帶來的機會,應給我們信心;服務業的進一步開放,會帶來更多就業,正是改革紅利的直接體現。
  轉型多年難獲突破的事實已經證明,欲高效實現這一投資目標,在現行體制機制下將是完全不可能的。已有成型頂層設計的相關領域的改革,應加緊推進;嚴重滯後、未曾破題的教育體制改革更是刻不容緩。在這個意義上,未來保增長真正是“功夫在詩外”。
  由政府為經濟增長設定年度目標,並非市場經濟體制中政府行為的常態,而是一種“中國特色”,或稱轉軌過程中的慣性。在此目標下,增長與改革的權衡,不僅是短期與中長期的取捨,更是執政者改革承當力的重要檢驗。 (摘自3月17日《新世紀》周刊社評 作者胡舒立)  (原標題:[推薦]年度GDP目標還重要嗎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qrudmmcdfc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